[会员注册] [会员登录] 百华网首页 共享规则 我要留言 加入收藏夹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百华网 >> 美食 >> 正文

海螺沟藏族的推荐美食

www.bz163.org  时间: 2013/3/30 来源:百华网
字号:T|T
  海螺沟藏族牧区以牛羊肉为主,农区以牛羊肉为辅,牛为本地产之牦牛,羊亦为本地产之绵羊。不喜食山羊肉。生食鲜牛肉,海螺沟藏族农牧区均喜生食宰杀后的鲜牛肉。亦或将鲜牛肉一腿一腿挂起呈半干状态。随时用刀割而食之。
  手抓抓砣砣肉,将牛羊肉大块入锅大火煮之,刚过心则捞起。吃时手抓刀削入口,谓之手抓砣砣内。冷热食皆佳,肉嫩味鲜。煮砣砣内掌握火候极为关键,过火则肉质返硬不好吃。
  将鲜牛肉剁细加鲜酥油、糌粑和少许盐海螺沟熬成肉糜羹,为孕妇、老幼体弱者滋补食法。将鲜肉剁细加奶渣、麦粒、蔓菁熬粥,亦为滋补食法。
  冻肉。牧区喜在秋季屠宰时,将几腿最好的牦牛肉或名为“补壳”的整腔羊肉,将内脏洗净后重新装入腹腔内,放进用牛粪堆成围墙,用干柽柳隔间的冬窝子“牛粪堡”内,待春末夏初时享用。由于牧区地势高、风大,存放的“冻肉”不会腐烂。这种“冻肉”表面虽然半干,可里边仍鲜红,味道营养均不变。
  风干牛肉,海螺沟牧区喜在冬季将整腿牛肉埋入冰雪堆中冷冻,开春后将冻肉自然风干,农区则将整腿肉挂于通风处自然风干,待肉食淡季食用。城镇喜将向切成一条条,抹上精盐风干。也还喜抹精盐、花椒、清油再行自然风干。
  农牧区风干向又可揉细制成肉松,常就茶食用,是远行和待客的好食品。
  牧区屠宰牛羊肉时,其内脏肚腑头蹄多不重视,为半遗弃物,常归屠宰者所有。农牧区均喜灌“血肠”吃——即将牛鲜血汁拌适量糌粑、牛油和盐,灌入洗净之牛大肠内,以牛羊毛线一节节扎束,然后放入锅内大火煮之;熟后即可手抓刀削食之,近年来灌血肠时,常在鲜血汁中拌入剁细之肉、油、糌粑,外加花椒、生姜、味精、精盐等佐料,味道更加鲜美。
  猪肉,亦是农区的主要肉食,但鲜食较少,多经制作后食用。康东农区的“挂猪膘”是一种重要的制食法。这里将猪屠宰脱毛去头蹄分两扇,去四腿、胁骨及瘦肉,专挑肥膘用椒盐腌制后挂于干燥通风之处,用时常割取适量炖汤、烩菜、做酸菜汤等。腌制的猪膘可长期储放,数年不坏。
  若用猪腿子肉(以后腿为主),去蹄、油脂,将完整的带骨瘦肉,用椒盐腌制,则可制“香猪腿”。煮熟切片净吃或烩、烧皆可。
  康南农区常将猪肉制成腌肉、腊肉等食用。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制法:将整猪去毛熏皮,从肛门掏净内脏肚腑,然后用干麦粒、干菜等填充腹腔,以针线、泥浆密合肛门后挂放,待腹腔内充分发酵后,即可割而煮食。这种肉嗅时海螺沟略臭但味道极香,肉质细嫩好吃。
  各类兽肉,多烤食和煮食,少有加工储存的。康东农区称猎获的兽肉为“菜根子”,要与在场和路遇之众共同分享,忌私下自用。

  声明:百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企业服务

设为首页 | 有害短信息举报 |阳光·绿色网络工程 |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| 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友情链接| 版权申明
Copyright © 2009 - 2013 百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z163.org Inc.  蜀ICP备09014838号 
广告联系 QQ: 577978591 电子邮件:bz163_org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