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会员注册] [会员登录] 百华网首页 共享规则 我要留言 加入收藏夹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百华网 >> 企业 >> 正文

中国通信业10年风雨:最善变的市场

www.bz163.org  时间: 2014/9/30 来源:本站原创
字号:T|T
  也许,如今排队买iPhone 4S的人,早已不记得当年叱咤风云的国产手机老大波导了。也许,在扎堆儿生产千元智能机的国产手机大佬的心目中,联发科的MTK系统再也引不起他们的半点儿兴趣。也许,如今的90后甚至从未听说过小灵通和BP机。
  这些曾经承载了中国通信产业10年发展的标志性技术或产品,早已被尘封在历史深处。唯一不变的,只有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日益激烈的竞争。
  2002―2004年:手机的黄金时代
  2001年组合开关,中国铁通的闯入打破了固话市场上中国电信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,低廉的初装费为其赢得了大量客户,不甘示弱的中国电信则干脆取消了初装费。于是,固定电话开始走入千家万户。一年内,中国固话用户的POE供电器数量就从1.75亿增加到了2.14亿。
  那时候,有手机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,但却不习惯用手机打电话。因为和一分钟六毛钱的手机话费比起来,固话显然便宜得多。人们常常是接到手机来电时马上挂断,然后用固话打回去。这个时期的手机更像寻呼机。于是,寻呼机开始慢慢被取代。
  2001年8月,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量达1.2亿多,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。此时,中国的GSM网络和CDMA网络均已完善。对于这个年代的IT大佬来说,最赚钱的生意,就是做手机!
  2001年,刚刚经历过VCD市智能照明控制器场崩盘打击的夏新电子,等来了自己的机会。一个韩国的手机设计厂商,拿着一款尚未完成的半成品来到中国,他们接连和三个国产手机品牌的厂商接触,都没有达成合作,只有夏新,在这个半成品身上,看见了希望。时任夏新电子总裁的李晓忠看过设计后,毅然决定投资生产。
  谁也没有想到,这款曾经被三家国产手机厂商抛弃的设计,竟然成了一个令人艳羡的“商业神话”。2001年12月,夏新A8推出,尽管3000元以上的售价比一些洋品牌还要贵,但并没有吓跑疯狂的买家们。
  2001年,夏新电子的销售收入为10亿元;2002年,销售收入45亿元,利润6亿元。其中,手机业务的贡献达80%。

  声明:百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企业服务

设为首页 | 有害短信息举报 |阳光·绿色网络工程 |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| 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友情链接| 版权申明
Copyright © 2009 - 2013 百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z163.org Inc.  蜀ICP备09014838号 
广告联系 QQ: 577978591 电子邮件:bz163_org@163.com